隔热条国家标准GB/T 23615.1-2009《铝合金建筑型材用辅助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隔热条》在2009年4月发布,在2010年2月开始正式实施。虽然隔热条国家标准已经执行了两年多了,但是目前建材市场上依然充斥着以ABS或PVC为材质的隔热条。为什么隔热条国家标准中规定隔热条的材质是:不小于65%的聚酰胺66和25%±2.5%的玻璃纤维(词条“玻璃纤维”由行业大百科提供)(PA66GF25),余量为添加剂,而不是PVC或ABS等材料?下面我们从材料的各项性能来进行分析。
第一、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固体物质的温度每改变1摄氏度时,其长度的变化和它在O℃时长度之比,称为该材料的线膨胀系数。隔热型材是由铝型材和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型材,如果这两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的话,必然会造成在遇热或受冷时,其伸长量或收缩量不一样,从而影响其使用。如果差异过大,必然会导致这种复合结构破坏。
这是因为对于穿条式隔热型材,在开齿过程中,在铝型材槽口上开出的齿纹的间距大概是0.78mm~1.1mm(齿谷到齿谷之间的距离)左右(如图一所示),如果隔热材料与铝型材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过大,势必会导致在温度变化时,隔热材料的伸缩量超过铝型材槽口上的齿纹间距,从而出现“跳齿”的状况。这种“跳齿”的情况出现两个来回,必然会导致整个隔热型材的剪切力大大的降低或隔热条出现损坏,这样就影响了隔热型材的使用。
第二、材料的耐酸碱性能
隔热型材的生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铝型材先做表面处理,然后再进行复合工艺,这种方式目前在国内非常普遍,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隔热条是不会与酸、碱溶液接触的。另一种是先进行复合工艺,然后再进行型材的表面处理,这种复合工艺在欧洲比较常见,在这种生产方式下,隔热条是要与酸、碱溶液接触的。隔热条耐酸、碱性能是确定以先穿条后表面处理生产的隔热型材中的隔热条在经过酸、碱性溶液后的横向拉伸特征值和表面质量。
根据表面处理工艺的要求,PA66GF25隔热条在初期试验中,确定的浸泡时间是1小时,浸泡完后按照横向拉伸的试验方法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见表四。